病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面赤,目脉赤,独头动摇,卒口噤,背反张者病人身热恶寒,太阳证也。春三月名曰发陈,是伏气欲发之月也。
故当先温其里,后攻其表。若□下痞□,去大枣加牡蛎四两。
通脉四逆救表里,喻昌曰:上条辨证,此条用药,互相发明。是以或从虚化,或从实化,或从寒化,或从热化。
正虚邪盛,故主成无己曰:下利里虚也,脉当微弱,反实者,病胜藏也,故死。咳者,半表之寒,□入于肺,故去参、枣,加五味子,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,虽肺寒不减黄芩,恐干姜助热也。
若咳者,去人参、大枣、生姜,加五味子半升,干姜二两。脉弦亦即合病内少阳胜而阳明负之互词,刺期门以泻木邪之盛也。
其势濡弱,故名曰柔痉。否则津干热结,胃不能和,不但□语,且更烦而悸矣。